当前位置:首 页 > 详细内容
对话李彦宏:大模型进化变慢是好事,百度从来没对标过OpenAI
发布时间:2024/11/13 8:14:55 阅读:332

2024年11月12日,在“百度世界大会”期间,百度创始人、CEO李彦宏与硅星人创始人骆轶航、甲子光年创始人张一甲进行了一场对谈。以下是对话实录(确保书面阅读习惯,个别语句进行了再编辑,部分问答进行了删减):

为什么“应用来了”?

张一甲:过去一两年,人工智能是全行业很火的赛道和技术方向,每天我们都看到非常多的产品和技术进展,今年世界大会为什么主题定为“应用来了”?

李彦宏:因为我从去年开始不断讲,模型本身不产生直接价值,只有在模型之上开发各种各样应用,在各种场景找到所谓的PMF,才能真正产生价值。如果说2023年大家还在卷模型,让模型能力逐步地达到可用地步的话,那未来所谓的“可用”,就是真的有东西用,应用的“用”。

过去这一年,整个行业有比较多的焦虑。这个焦虑是:超级应用到底在哪里?创业者机会是什么?大家都在问这些问题。我是希望通过百度的努力,包括我们开发的工具或者我们探索的各种各样场景,能够给大家探出来路径,什么样的应用是基于大模型能够产生实际价值的。

今天百度世界大会之前,我觉得行业有比较大的困惑。到底应用在哪里?模型已经这么长时间,甚至有人觉得模型技术迭代速度已经慢下来了,但是超级应用没出现,那怎么办?所以当时就起了个名字,叫“应用来了”。我觉得,可以把我们的探索,我们的努力,我们的工具,我们找到的路径、方法分享给大家;也把别人在我们平台上做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,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样可以让更多人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和方向。

基座大模型两年更新一代就够了,得让应用开发跟上

骆轶航:上午听您百度世界大会的演讲,跟我们听到的很多演讲有很大的不同,我几乎没有听到两个词:一个词是AGI,一个词是Scaling Law(缩放定律)。不讲这两个词的AI类主题演讲和活动,几乎已经不存在了。但您真的没有讲,你对这两个词是不是有什么看法?是AGI太远,还是Scaling Law卡住了?

李彦宏:确实不是故意的。可能是它们没有跑到我心里,让我觉得说这两个东西足够重要,在百度世界上一定要提一提。AGI这个词,就像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我如果再讲百度怎么定义AGI,无非就是又增加了一种定义。即使跟别人不一样,也没有多大价值。既然主题是“应用来了”,咱就关注应用。至于说更加长期的东西,我们还是在沿着这条路在做。但把这些东西讲得更完整或者更深入,我觉得只对非常小比例的人有价值,更大比例的人只是多知道了一种AGI的定义,意义是不大的。

张一甲:说到这儿,问一个大家心里面非常关注的话题。从ChatGPT上线以来,2023年业界不断有很多重要的模型发布,很多重磅的进展,每天被各种标题党和新闻给轰炸。但今年,首先是GPT5没有发布,而OpenAI发了GPT4和O1的模型,看起来可能是一个分杈树上的成果,或者是微创新成果。所以,我代表很多人,把心中的困惑问出来,大模型基础技术的进步是不是在放缓?

李彦宏:我觉得还是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。如果我就当做一个学术项目,北极星指标就是『哪一年或者哪一月能实现AGI』。这个角度上讲,可以说技术进步的速度有所放缓。但我的视角更多是从应用角度看的,大模型的技术进步到底产生了什么应用。这个角度来说,我认为技术进步的速度不仅没有放慢,而且有变快趋势。

上午讲的消除幻觉,你想一下,过去幻觉现象非常普遍。现在不管用哪个AI助手,问一些相关的问题,比如,我问问这个酒店游泳池有多长?过去在网上搜索这个答案,其实是得找半天的。官网没有,携程或者某个用户评论区有这个信息,但你得找半天。现在大模型直接给你答案,这个答案能不能信呢?能信。就是因为像RAG这类技术的提升。

过去一年或者说两年也好,我认为大模型在迈向实用的过程当中,发展出来的能力,其实仍然在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增长,所以你能够看到我们今天看的调容量,上升那么快,为什么要调用,因为它有用,它在各种具体的场景当中产生了价值。

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反而是基础模型不能够特别快的迭代。如果老在变,那做应用的人就无所适从了,该做什么我不知道,我刚做了两个月,你又升级了,把我做的冲掉了,白做了,我又得重新适应一遍新的规则之类的,我觉得可能两年一个大的版本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节奏。

骆轶航:所以我们不能等,第一我们不能等模型进化到AGI的阶段再去做应用。

李彦宏:没有必要。


 
 

无锡音悦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:0510-66031330 公司地址:无锡新区太湖国际科技园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E幢 邮箱:cs@j3y.cn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-现在 无锡音悦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44190号-1